3月19日上午,不断有热烈的掌声从鄱阳县人民检察院六楼会议室传出,循声而入,第一期“鄱湖检声”法律大讲堂正进行得如火如荼……
课堂上,主讲人第一检察部主任曹凌云同志以《起诉书的制作要点》为题,结合自身多年的办案经验,从起诉书的作用与原则要求讲起,深入剖析了起诉书七个组成部分中易错的要点。同时,还结合本院起诉书实际制作情况,对起诉书的格式规范、语言表述等细节问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,指出语言要严谨、规范、简洁,避免产生歧义。
在互动交流环节,四位干警结合自身工作实际,分享了他们在起诉书制作过程中的感悟与体会。
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王宇轩说道:“起诉书是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的重要法律文书,代表着检察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用心制作每一份起诉书。”
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朱元涛也感慨颇深:“作为检察新人,我在制作起诉书时,对犯罪事实的撰写不够严谨规范。通过这次学习,我深刻认识到一份高质量的起诉书,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。规范的格式能体现法律文书的严肃性,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增强文书的说服力。”
未检办检察官助理刘海玲分享道:“通过曹主任今天干货满满的授课,我学习到了很多平时在制作法律文书时可能忽视的重点,今后我将进一步优化起诉书制作的质量,在实践中积累,在细节中打磨,争取做到‘无一字无证据、无一字不精确、无一字不规范’。”
综合业务部检察官助理张苏勤表示:“起诉书的逻辑清晰和表达简洁是大讲堂反复强调的重点。这次学习让我更加认识到,作为法律工作者,必须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,才能更好地履行法律职责,维护司法公正。”
本次授课给全院干警留下深刻印象,大家纷纷表示,整场授课内容丰富,针对性强,曹凌云同志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的案例分析,让干警们对起诉书的制作要点有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理解。不仅解决了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,也为提升法律文书质量,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言传之外,更需力行。“鄱湖检声”法律大讲堂是鄱阳检察推动青年干警培养走深走实的一小步,更是深入落实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履职要求的一大步。鄱阳县人民检察院将持续聚焦青年干警培养,靶向发力推进岗位大练兵,厚植奋斗底色,绘就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干警的“青春画卷”。